- 2022年6月28日,中国国务院发布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从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监测”。新上任的香港特首李家超也表示,正在考虑进一步放宽对入境旅客的强制隔离限制,允许香港居民居家隔离等更宽松的隔离计划。
- 香港推动沪港通第二上市,正极力向内地争取容许在港上市中概股纳入港股通。这一消息也应证了Omicron之后投资者的情绪复苏,但是该提议具体何时实施/能否实施仍然不确定,司法管辖权被视为一个潜在的障碍。
- 总体来说,我们认为市场处于熊市周期的最后阶段。从逐步宽松政策中收益的板块有:饮食/酒店/旅游,医疗/保健,影视/娱乐和运输等。
6月25日,彼时即将上任的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正在考虑进一步放宽入境旅客的强制隔离时间;6月26日,中国的卫生官员也警告一些地方当局采取过度防疫的管控措施;6月28日,中国国家健康卫生委员会即宣布了将“从14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监测”,这是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减少隔离时间;6月29日,中国交通部也宣布,电子通行证将不再显示过去14天内有病例的城市的行程,国家市场监管局也呼吁公众投诉过度防疫政策。
4月和5月上海长达两个月的封城似乎成为了政策改变的关键节点,在最新的防控方案中,“回归正常”仍将继续,旨在尽量减少对供应链和制造能力的破坏以及对人民基本生活的影响。对投资者而言,中国的清零政策通常被视为一种障碍或者是挑战,因为大众希望得知当前政策的侧重点以及连续性。此次全国范围的宽松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重建投资者情绪和信心,因为该政策可被解读为制定者对经济增长需求的更多考虑。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此前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目前正极力向内地有关部门争取,试图容许在港上市中概股纳入港股通。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行规则下:
自沪深港通(港股通)开通以来,南向持续基金流入趋势,截至2022年6月14日总计达到约222亿美元,且南向交易量占香港市场总交易量的平均比例约10%以上。年初至今,平均每日净流入量相当于香港市场每日交易总量的约1.6%
此前已经有部分在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公司主动转为双重主要上市:例如再鼎医药在6月27日完成转换,并于当日被调入港股通标的。
在中概股公司退市回流的大背景下,选择在香港上市将会是一个可预见的选择。我们认为在当前阶段,现已符合在香港的第二上市资格的公司的整体表现将会优于尚不合格的公司。
中国电子商务行业比预期更具有弹性,随着疫情管控逐渐放宽,物流恢复对电商行业的复苏意义重大。京东618促销成交额同比增长10.3%。从5月31日至6月18日,京东的成交额累计达到3,793亿元人民币,且根据京东的数据,在“巅峰之夜”活动开始前10分钟,有11家门店的营业额超过了1亿人民币。尽管京东618活动的成交额增长较以往有所放缓,但是鉴于去年的消费复苏以及较高的基数,今年的增长表现仍高于市场预期。
且Prosus(腾讯大股东Naspers旗下)宣布已完成出售京东股份,被视为是沽货的威胁消除。我们认为投资者在下半年将重新关注京东的基本面,京东将会是我们在中国电商领域的首选。
美团外卖业务在4月略有下降,5月全国销量温和增长,鉴于当下的逐步恢复迹象,整体外卖行业将会从新政策中获得益处。对于已有黏性的用户,美团也通过不断加入优质商户餐厅等留住用户,同时通过会员计划吸引中度频率用户。美团计划通过减少补贴、广告货币化和提高运营效率等进一步提高利润上行空间。
同时美团的新业务如送货到店、团购等也在进行持续的前景规划。其中快驴进货业务已经超越竞争对手,目标是在2022收窄亏损,随着商业模式的成熟,该业务正在转变为餐厅SaaS。
美团的上行优势在于其外卖市场份额的上升、及利润率提高以及新业务拓展的成效。长期来看我们看好美团的盈利能力,而不要囿于近期疫情防控带来的挑战。
在新冠疫情管控调整和宏观逐步恢复的背景下,我们对中国股市抱有建设性预期,理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