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以来,人民币开始今年第二轮贬值。9月7日,离岸人民币(CNH)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6.99关口,达到6.9949,惊险守住“7”的心理关口。
- 本轮人民币贬值核心原因是美元强势,美元指数(DXY)达到年内高点110.786,创下20年新高。但相比其他非美元货币整体,人民币依旧是强势货币。
- 后市人民币仍有压力,对美元汇率预计会破“7”关口,中国央行仅适当调节,不会过度干预,使其汇率进行合理均衡、基本稳定的市场化调整。
随着月初离岸人民币(CNH)对美元汇率跌破6.99关口,市场开始热议人民币汇率是否要跌破7关口。在9月7日CNH跌到6.9949点位后有所反弹,截至发稿前,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9668,在岸人民币汇率为6.9602。
回顾人民币今年以来的走势情况:第一季度人民币汇率表现相对强势,维持在6.31至6.40区间内。第二季度开始美元人民币汇率(以下称USD/CNY)从6.3跌到6.8左右,跌幅超过7.5%。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从107降到100.5,同期美元指数(DXY)从99.5升至105,换言之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指数表现更差。进入第三季度,USD/CNY从6.72跌到6.99,CFETS从102.1降到101.6,同期美元指数从105.2升至最高的110.78。
上一次USD/CNY汇率破7还要追溯到2019年和2020年,但如今的情形与当时有所不同。2019年和2020年人民币汇率跌破7时,美元指数在99-100左右,而当前美元指数在110左右,创近20年来新高。
近来美元指数在美联储的鹰派表态和不断加息预期下持续攀升,于月初创下110.78的新高,是自2001年来最强表现,由此几乎全部货币对美元均出现下跌,人民币也包括其中。
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原因有两点。首先,8月12日以来,受美联储官员货币政策强硬表态,特别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鹰派讲话影响,加息预期不变,美元指数强势上涨,这是最核心的原因。
其次,8月15日中国央行下调政策利率,带动国内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快下行;与此同时美债收益率上扬,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加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近期人民币对美元贬值。
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幅度来看,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小于日元、欧元、韩元的贬值幅度。所以,人民币对其他非美元货币大多是升值的,所以人民币依旧是整体强势货币。背后原因是中国出口保持增长,贸易顺差扩大,经济整体处于修复,市场对人民币稳定预期增强。
从另一方面来看,虽然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目前下跌到101.6,但对比2021年大多数时间在90区间而言,人民币还是升值的。
从短期来看,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仍处于高位,这会使得美联储继续强硬,延续加息缩表政策,加上中国的经济仍需要货币政策加力,不排除中国央行继续降息的可能性,因此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面临较大贬值压力。今年年内,汇率跌破7关口的可能性较大。尽管如此,我们预期人民币汇率会有序下跌,并不会出现急剧下跌的失控情形。
此外,我们还预期中国央行不会过度干预汇率市场,并容忍人民币对美元的适度贬值,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机制。另一方面,可能会在必要时通过合适的工具进行适当调节,以保持其基本稳定性。
9月5日,中国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至6%,自9月15日起执行。通过该政策能够看出中国央行对待汇率的态度。此举并非为扭转人民币贬值趋势,而是为了稳定汇率,防止人民币过快贬值。
近年来,中国央行使用过的重要工具是逆周期因子,可以直接影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降低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释放境内金融机构的美元流动性,提高境内美元供给。提高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可以降低金融机构外汇远期业务的活跃度,因为远期业务或将加剧汇率现货贬值。
市场之所以如此关注破“7”,更多是因为心理上的整数关口,而非客观存在的风险。在前两轮“破7”之后,人民币汇率不久又重新走强。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取决于三个方面:一是美元指数走势;二是国内经济走势;三是央行是否使用工具。
8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比上月上升0.4%,表现好于外界预期。其中,部分重点行业如消费、装备制造和高技术制造业的PMI指数回到50%枯荣缐以上。此外,中国前八个月进出口同比增长5.2%,贸易顺差达3.66兆元,扩大58.2%。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我们持续从中寻找机会。
Fixed Coupon Notes(FCN)
商品架构
投资者观察期间获得票息
提早赎回:
如于期间观察日,落后股票之收市价格等于或高于提早赎回价格(提早赎回事件),票据将以面额100%提早赎回
到期赎回:
1) 如落后股票于到期观察日之收市价格高于或等于其行使价,票据以面额的100%赎回
2) 如果落后股票于到期观察日之收市价格低于行使价,票据将按行使价格实物交割该股票